济南配资炒股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必遭反噬
2025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以更激进的姿态卷土重来。从加征关税到科技封锁,从捆绑政治议题到地缘施压,其手段之多、范围之广、烈度之强,远超2018年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
回顾历史,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土壤和旺盛生命力,是美国贸易政策的传统和主线。它深植于美国国家建构、经济转型与霸权维护的历史深处,源远流长。
美国以农业创国。杰斐逊等建国者以农业自豪,认为“农民最具有美德、热爱自由,而商人缺乏忠诚和道德,制造业会增加城市贫民”。
美国以贸易立国。作为移民国家,新大陆(000997)的丰富资源和充分的海外贸易,使美国人均收入高于英国,欧洲移民潮涌而来。移民的生活水准较高、生活方式基本定型,他们高度依赖对外贸易来获取来自欧洲的必需品。
贸易保护主义,始于美国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他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论”。随着经济增长,共和党认为高关税是美国工业崛起的基础,应该通过高关税确保美国工人的就业和高薪,以避免与外国低薪工人竞争。所谓“自由贸易者”不是爱国者,“我是美国人,所以我是保护主义者”。
美国钢铁协会等生产商利益集团纷纷成立全国性组织,它们的钱包深不见底,可以左右议员选举。“生铁凯利”等国会议员充当特定产业的利益代表,每当国会讨论重要关税法案时,“说客就像一群秃鹰突然降临华盛顿”。
1930年美国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出台,在世界经济衰退的困难时刻反而大幅提高关税,导致全球经济陷入“大萧条”。欧洲国家深为震惊,40多个国家实施报复。英国放弃金本位、英镑大幅贬值,全球贸易额下降超1/4,全球贸易体系崩溃,并间接导致二战爆发。
二战后美国凭借其霸权地位推动构建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却始终未放弃选择性贸易保护政策。无论是1980年代以“自愿出口限制”遏制日本汽车产业,还是以“301条款”打击新兴经济体,其贸易政策始终存在双重标准:在要求他国开放市场的同时,通过关税壁垒为国内利益集团构筑护城河。
当前美国贸易政策正在从传统的商品关税转向更具武器性的技术封锁。从对华为5G设备的全球围剿,到《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巨额补贴,再到对TikTok数据安全的泛政治化指控,其核心目标已从保护就业转变为遏制新兴经济体的技术创新。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若全球经济脱钩,全球GDP将永久性损失7%——这相当于抹去日本与德国经济总量之和。以价值观名义重组全球产业链,不仅加剧全球市场分割,更可能将世界推向“新冷战”深渊。
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正在摧毁战后国际贸易秩序。当WTO争端解决机制因美国阻挠法官任命而瘫痪,当《通胀削减法案》以绿色之名行补贴之实,当“长臂管辖”成为四处打压工具,多边主义就已被单边主义替代。
实用主义是美国贸易政策的特色。美国二战后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于是为倾销其商品而强势打开各国贸易大门。21世纪以来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崛起,美国国力相对衰退,又企图走贸易保护主义的老路。美国的贸易政策一直在“开放—保护”间左右摇摆,但贸易保护主义始终是其基本指导思想。对美国而言,自由贸易是例外,保护主义是惯例。
历史似乎正在重现1930年代的场景。特朗普迷信“关税万能论”,其贸易政策与《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惊人相似,其结果也可能重蹈覆辙。这将导致美国消费者负担加重、企业竞争力下降、全球领导力流失,甚至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地缘政治危机,结果是灾难性的。
以邻为壑,终将反噬其身。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竞合思维”——在竞争中守住底线、在合作中谋求共存,合作共赢才是破解世界经济困境之道。单极霸权时代正在终结,多边共生的新秩序不可逆转。
历史是明镜。冷静应对、见招拆招济南配资炒股,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